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成君忆

成君忆 暂无评分

综合管理 国学应用

讲师官网:http://chengjunyi.sougen.com.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成君忆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 查看详情>> 在获知自己的热销十年的作品《水煮三国》入选“第五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后,成君忆激动地在自己的微博里提前进行了“剧透”,并为避免上台时激情扬洒一泻千里而专门写了获奖词。作为管理学界的文学派和文化学派,采访中,成君忆谈得最多的,是他对文学的自觉追求—期待用文学来照亮管理学,揭开这个领域的“真相”。 领导力的真相是“忽悠” 成君忆说,写作《水煮三国》,始于他自己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后,感觉到管理学知识的虚假,在无数的概念中找不到真实感,他相信,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深圳,哪怕是开士多店的一个小老板,都可能从口里蹦出一些管理学的理念,谈到‘领导力’、‘执行力’之类的问题。但这些管理学的知识和管理学的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人们感觉到了这些概念化的知识和真相之间的脱节,其间有着某些真空地带,却始终不了解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而我,希望去探索其中的真相,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于是,就有了《水煮三国》和我后来的一系列作品。” 那么,何谓真相呢?成君忆举例说,譬如,领导力有很多定义,比较常见的是:所谓领导力是你能够赢得别人追随的能力。也有人对领导力进行了拆分,认为由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首先是你在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像银行的行长,学校的校长;其次是你所拥有的控制能力,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控制组织成员;第三,则是你能给组织成员多少好处。“但在我的论述里,很直率,所谓领导力,就是领导者忽悠员工的能力。虽然,我所说的真相可能比不具备普适性,但至少说明了一部分的真相。人们由此发现,这些关于管理学的论述,不再虚伪、空洞。因此,真相成为我自《水煮三国》开始坚持的创作原则,直到现在。而真相本身就具有文学的魅力。” 也因此,他所开创的管理学,被誉为管理文学。“因为,管理学说到底是要帮助我们每个人过好自己,让每个人变得更优秀,而其前提自然是,每个人要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这个意义上,管理学已远远突破了该学科最初所设定的领域,进入到人性的黑暗层面。” 在作品中追求文学自觉 成君忆提出的一个口号是,用文学照亮管理学的“黑暗世界”。而正如他看待管理学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对于什么是文学,他也有着自己的观点。 在成君忆看来,如果我们将文学当成是一个梦,那有一部分作家是在梦中做梦,他表达,他书写,他喋喋不休或者洋洋得意,却不知道自己的苦乐从何而来,只是将忽悲忽喜的感情倾诉出来。成君忆认为,这样的作家其实尚未觉醒,这样的作品也只是半成品,缺少文学的自觉性。“在中国,充斥着大量这样的文学作品,包括一些久负盛名的作家,只是跟着自己的情绪在走。在《水煮三国》以后出现的众多商战小说,大部分也只是讲故事而已,并无文学的自觉。”他始终强调,真正的文学作品,作者必须是一位觉悟者,虽然他也做梦,但做的是清醒的梦。“这样的梦就会很好玩,不仅具有存在的艺术美,而且能够找到真相。我希望真正的文学能够在我的管理学中焕发出它的光芒,我愿意在这个领域里自得其乐地与文学做着游戏。” 当然,他并不否认,《水煮三国》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是在讨巧—大家对三国很熟悉,借用其来进行叙述,能够引发人们的亲切感。 同时,尽管该书畅销十几年,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感激,但成君忆并没有野心当“导师”,他只希望能够给每位读者一些触动。“大家获得了什么,其实跟我没太大关系,我只是提供了一个读本,他们阅读的时候,是自我探索的过程
  • 查看详情>> “人生就是一部西游,看谁能够取得真经。”上周六,著名作家、《水煮三国》作者成君忆做客本报“爱上层楼”读书会,用其新作《我在路上遇到唐僧》中精彩故事,在巴山夜雨老茶馆与近百位书友解读人生,分享读书之道。 以下为成君忆讲述实录: 找到你的唐僧 首先,非常感谢长江日报“爱上层楼”读书会,给了我这个与大家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焦虑时代。有资料说,美国华尔街80%的职业经理人都有比较严重的失眠症。而在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武汉等中国大城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困扰老板、上班族和城市居民的三大魔障。中国的城市社会已经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危机之中。那么,焦虑是怎么形成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在拥有了渊博的知识和丰饶的物质财富之后,却被各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和危机所击倒?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读书,才能找回遗失已久的人生智慧? 我在路上听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我在路上遇到唐僧》。这本书是我的新作,写一个青年“铁面书生”龙小毅的故事。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山谷里住着一位年轻人,他是那样的聪明,却总是感到不快乐。请问这个年轻人是你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不快乐?这句话出自于我的一部翻译作品《峰与谷》的开篇语。《峰与谷》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他在中国有一部非常畅销的作品《谁动了我的奶酪》。“铁面书生”龙小毅还有三个哥们,分别是“拼命三郎”龙小强、“开心果”龙小乐、“老好人”龙小默。龙小毅做事情谨小慎微,深思熟虑;龙小强控制欲特别强,做事很粗暴;龙小乐没有耐性,爱发牢骚;龙小默办事没原则,好好先生。这四个人都生活得不快乐。他们的焦虑和不满都是因为他们手头的工作引起的。他们喜欢的是有可能带来高薪酬的工作。然而作为工作的交换价值,他们的薪酬总是让他们感到羞涩和难堪。有一天,哥四个一起聊天,龙小乐一句戏言改变了龙小毅的人生。 龙小乐说:“知道谁是第一个留学海外的中国学者吗?告诉你们,记住咯,他就是《西游记》里的那个唐僧。”龙小毅说:“我要去访问唐僧,请求唐僧做我的导师,在唐僧的指导下,走上辉煌的成功之路。” 于是龙小毅正式踏上寻找唐僧之旅。他来到一座山上,碰到一个老和尚,请教如何才能找到唐僧。老和尚说:“看见池塘边的七棵柳树了吗?你要认定其中一棵树,在它的下面坐下来,然后闭上眼睛,从你的心路去寻找。无论是怎样的欲念,无论是怎样的痛楚,保持沉默,不要动摇,让你的心像树桩一样安住。最终,你会听到一种神秘的脚步,嗅到一种神秘的气息,那就是你要寻找的唐僧。到那时,只要你一睁开眼,就能在池塘的倒影中看到唐僧的模样。” 龙小毅按照老和尚的吩咐,在他所选择的柳树下,开始了他心路的旅程。许久许久之后,龙小毅醒了过来。他好像睡了一个甜美的觉。他睁开眼睛,发现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出现了一个和尚的镜像,身穿锦斓袈裟,容光焕发。他此时已经知道,那和尚其实就是龙小毅版的唐僧,其实就是他自己。 深圳为什么当不了“读书之都” 我们很多在座的各位也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唐僧。龙小毅想,我怎么会是唐僧呢?这里面有一个奥秘,我们看《西游记》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思考一个问题,《大唐西行记》写的是玄奘一个人,而《西游记》写的却是师徒四人。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历史和文学的区别。文学是有教化的,有作者思想的。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像唐僧一样隐藏着四个人格,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龙氏”系列四个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唐僧,只是有些人倾向于唐僧的审慎和孤僻,有些人倾向于孙悟空的强硬和粗鲁,有些人倾向于猪八戒的热情与花心,有人倾向于沙和尚的沉稳和慵懒。只是倾向性不一样而已。 比如我自己可能倾向于唐僧的孤僻比较多一点,很多时候呢,宁可一个人孤单。我在武汉居住了30年,几乎不出来活动。我有几个几十年的好朋友,很多年都难见一次面。我就是在家里读书。要知道,唐僧可是“读万卷书”的人。但我不赞成纯实用主义的读书。我在深圳工作过一段时间,深圳每年都会有一个读书月,在全国影响非常大。去年深圳还申请了“读书之都”,最后没有批下来。为什么呢?深圳读书月最大的问题就是实用主义阅读,每年都会评选“读书之星”,这些“星”都是那种原来可能是一个打工妹,通过读书可能变成了一个金领,或是原来是一个纺织女工、清洁工,通过读书考上了大学。这是我们读书的一个导向,但这个导向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么?从表面上来看好像可以,我们的教育体制几乎也是沿着这个线路。我们培养了那么多农村出身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都热爱他们的家乡吗?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一代一代绝大部分都要抛弃他们的家乡,还有的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什么原因?实用主义。实用主义阅读造成生命中的种种黑暗,甚至无法察觉黑暗的种种徽记。比方我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家都可能认同。这说明通过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获得社会地位,可以赚钱发财,可以享有美女。真的是这个样子的么?这句话的原意是什么呢?这句话出自于宋真宗的《劝学诗》。这首诗写给谁看的?写给官宦子弟看的。那些官宦子弟有的是钱,不为钱发愁;也有的是美女,不需要去找什么颜如玉。这些官宦子弟每天干的就是提笼架鸟,走狗斗鸡,每天就在街上溜达,看到美女往家里带,商量置办田产,如何装修,整天就干这些事。宋真宗于是写了一首诗劝说他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们为什么不读书呢?我们有些人之所以信奉这句话,那是他们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人生就是一部西游,看谁能够取得真经。那个唐僧,其实是我们自己。历史上的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之路是走的地上的,他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印度;但是《西游记》里面的唐僧,他走的是他的心路历程。《西游记》里面的那个西天说的不是印度,而是人类的心灵家园。《西游记》是一部文学作品,他并不是写的根本上的印度概念,如果我们说西天就是印度,那么印度的西天又在哪里呢?《西游记》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文学作品,但是很少有人能够读懂,里面的唐僧指的是我们每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通过西天取经这样的心路历程最后取得真经功德圆满。 徐庶为什么“辱没”自己? 龙小毅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我们接着讲。龙小毅找到了自己的唐僧后,开始了他的取经之旅。这个过程并不舒服,就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那样,他要经历许多难以承受的魔障。他开始读书,理解他的焦虑。理解焦虑的过程,就是理解自己的过程,就是跟自己和解的过程,就是走向释然和快乐的过程。而就是找到自己。 龙小毅首先走出实用主义阅读的误区。所谓实用主义阅读主要是指两类图书:一类是可以满足感官欲望的图书和文字,这个网上很多;第二类就是如何获得某种利益途径和方法的书。我不是说这些阅读完全没有价值,我是说这种阅读会造成我们生命内在的黑暗。我们老是觉得自己脚步不稳,老是想扶住一个东西,老是想有更多的金钱、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权势。我们做不到平凡,我们不理解什么叫做平凡,这都是生命内在的黑暗导致的。 我曾经写过一本《爱情经济学》。所谓爱情经济学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男人和女人是一个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如果一个美女找到一个国王、或富翁、或成功人士,那就意味着她把自己作为女人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男人也一样,不论他长得多么丑陋,多么其貌不扬,如果说找到一个美女的话,就意味着这个男人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实现,这就是爱情经济学。 前段时间有人说要在我们老家做一个徐庶文化广场,我感到很新鲜。大家都知道徐庶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大明星,徐庶到曹操那里之后一言不发,没有任何作为,虽然后来他的官位好像是御史中丞。诸葛亮听说了他的消息之后感到很惊讶,他怎么会做那么一个小官呢?以他的才能,足够可以做一个宰相。他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差,但是徐庶却选择了一个“辱没”自己的方式,我这一辈子就默默无闻罢!我们用今天的价值观试想一下,怎么理解? 龙小毅似乎找到了自己。他开始学会对自己反复提问。所谓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提问题。准备好你自己的问题,要锲而不舍地追问你自己,追问的过程就是找到自己的过程,就是西天取经的过程。我想如果我们善于问自己问题的话可以一直问,就怕你不问。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其实不然,还可以继续追问。就象剥洋葱皮一样,剥得越多,离真像越近。这才叫读书。最终你就会找到你所想要的所有答案,那就是你的真经。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局部的真理当中,好似盲人摸象,读书就是让我们摸到的面积不断扩大。我今天摸到象的脑袋,明天摸到象的腿,当我了解的越来越多,我对真理的认识就会越来越大,从理论上来说最后我可以了解到一个完整的真理。 龙小毅通过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到了真经。他开始过上新生活:他被公司评为年度最优秀员工,并且获得了一笔丰厚奖金;他的爱情之花也放出异香,他用奖金买了一套两居室新房,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喜结良缘;他又被老板赏识,提拔为部门经理……龙小毅的取经心得是:找到自己,才能找到别人;做对自己,才能帮助别人做对。 本期读书会主持人汤洁(长江网记者)、微博维护吴凯实习生丁甜(长江论坛)、视频拍录谢源(长江论坛) 特别鸣谢巴山夜雨老茶馆提供场地设备 预告:“爱上层楼”读书会下期嘉宾——“清风无故漫卷诗书”吴飞虹读书会 吴飞虹,1983年生于广西,侗族。知名女作家,摇滚歌手,“幸福大街”主唱。清华大学博士后。曾任《新京报》首批记者、《南方人物周刊》创刊记者。著有《阿飞姑娘的双重生活》、《征婚启事》、《恋爱日记》、《娱乐至死》等10余本文集。出版唱片《小龙房间里的鱼》、《胭脂》、《再不相爱就老了》。。文学本身提供不了明确的路径,它只提供了一张地图,路径还在每个人心里。”
  • 查看详情>> 畅销书《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将携新作《千里走三国》来到深圳中心书城,做客“深圳晚8点”活动之“书人书事”栏目,与嘉宾主持胡野秋一起会见读者。届时,成君忆将从独特的角度为读者讲述“三国文化”,带领大家一起“千里走三国”,领略其中的管理文化精髓。28日下午,成君忆还将再次莅临中心书城,举行新书读者见面暨签售会,并为读者带来关于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主题演讲。 行走与思考的创作 管理学专家成君忆,是中国本土受欢迎的经管类图书写作者之一,也是中国管理文学的开创者。近年来,他创作的《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渔夫与管理学》、《像园丁那样管理》、《管理三国志》、《爱情经济学》等系列作品在国内热销,其中《水煮三国》首开大话式写作风格,总发行量达到了120万册。同时,他的系列著作在欧、美、日、韩以及东南亚和港台地区也引起了强烈反响,使他成为中国对外输出本土经管图书的畅销书作家。 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千里走三国》,是成君忆的最新力作。生长于湖北赤壁的成君忆2008年初决定开始他的三国之旅,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去解答他对三国历史细节的一个个疑问,比如曹操为什么受到现代社会的追捧?刘备为什么遭到人们误解?诸葛亮为什么被称为“卧龙”?赤壁大战的背后又存在哪些令人费解的奥秘?带着一系列问题,成君忆的足迹遍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甘肃、陕西、浙江等地的三国文化遗址和景点,以边走边看、边想边写的创作形式,完成了他的《千里走三国》。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负责人透露,《千里走三国》首印就达到了10万册,自今年1月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后,市场反响异常热烈,因此又加印10万册。与此同时,台湾版权公司正在与出版社积极洽谈,希望把《千里走三国》引入台湾市场。
  • 查看详情>> 《水煮三国》作者成君忆谈创作缘起 一 天上一条河汉,地上一条河汉。天上一位织女,地上一群织女。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远古时代,善于观星的祝融氏妘姓,就这样创作了美丽动人的《牛郎织女》。最初,这个故事可见于《诗经》的若干诗篇。春秋时期,郧国被楚国所覆灭,其中一支遗民迁徙到今天的鄂西北山区定居,把《牛郎织女》的故事代代相传。楚人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牛郎织女》的故事又传播到了今天的陕西和西安。山西和山东也有《牛郎织女》的异文版,但那已经是隋唐以后的作品了。 无论是对于山西和山东,还是对于陕西、湖北、乃至于武汉市的东西湖区,《牛郎织女》无疑都是一块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2013年4月的某一天,因为编撰《东西湖纪事》,我来到汉水边一个叫鸦渡的地方采访,在那里怦然心动,而后联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关于鸦渡一名,据说是来源于汉水中的一座沙洲,但我却不信。第一,我没有看到那座形似乌鸦嘴的沙洲。第二,在当地传统的方言文化中也没有乌鸦或者乌鸦嘴之类的名词。事实上,乌鸦是北方人的说法,南方的江汉地区则称之为老鸹,至今在武汉民谣《小女婿》中还有“鸦鹊子喳几喳,老鸹子哇几哇”的歌唱。鸦鹊子也叫鸦鹊,因为鸦鹊兆喜的传说,古来文人墨客多写作喜鹊。 我坐在汉水大堤上,看着外滩树林里那几只飞来飞去的喜鹊,发了一下午的呆。是的,我觉察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信息和线索。于是从那时起,一段令人惊奇的文化史开始被逐渐发现,并最终让我确认:我当时所在的汉水两岸地区,其一为东西湖区,其一为蔡甸区,就是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发源地。 二 东西湖区是1957年11月在武汉市西北近郊围垦而成的偌大一片湖田,而后发展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新城区。在人们的印象中,1957年11月以前这里仅仅是一片荒湖,没有历史,也没有文化。东西湖区的故事,也似乎只能上溯到1957年11月发生的那次围垦工程。 说到那次围垦工程,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开天辟地”来形容。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翻天覆地”。我所坚信的是:1957年11月以前,这里的历史绝不可能是空白,只是被围垦工程覆盖了而已;既然是覆盖,那么总可以发掘出来一些秘密吧? 第一个被发掘的秘密是码头潭文化遗址。请注意码头潭这个地名,它能够让我们联想起东西湖区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泊、湖面上往来的船只、湖岸边繁忙的码头、以及码头边幽长的港道和深水潭。到了1984年文物普查时,专家们又从码头潭当年的湖岸上采集到了石片、石斧、石锛、石凿等磨制石器,红褐陶、橙黄陶、红胎黑灰陶等各种色泽形制的陶器,以及牛牙、鹿角和各种兽骨,被认定是6500年前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在诸多遗存之中,有一种用灰陶或红陶制作的陶纺轮(略成圆饼形或凸圆形,中有孔,插入一支木棍、竹棒或骨柄,就成了捻线的纺锤),说明早在6500年前这里就已经进入了传说中的织女时代。在浙江被发现的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中,还出土过用葛和麻制作的布料,亦可作为佐证。湖北省会城市大武汉的发迹史,其实应该从6500年前的码头潭文化说起。 然而,一自东西湖围垦工程以来,码头潭这个地名却被误写为马投潭,并设置有马投潭村。后来又有人杜撰“两马投潭”的故事,说是某朝某代有个吝啬的财主,家中有两匹马,其一母,其一子,因为不愿花钱到村外去雇用公马配种,就用泥浆封住两匹马的眼睛,让母子俩在潭边邂逅生情。等到母马头上的泥垢洗净,便在惊慌与激愤之中跃身投入了潭中;子马亦是羞愧难当,也跟着投潭而死。这则胡编乱造的讹作,所投射的不过是人类自身的荒唐罢了,但历史上本有的真相,却在很长时间内被“两马投潭”的故事所覆盖。 与码头潭相关联的另一个地名是嫘祖庙。嫘祖是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据说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唐代赵蕤《嫘祖圣地》记载:“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是以尊为先蚕。”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日嫘祖的生日,人们都要举行庙会祭祀她的功绩。既有嫘祖庙,即可见东西湖区历史上桑蚕纺织事业和庙会之盛。可惜,今嫘祖庙早已湮没无存,仅存之地名也被讹传为罗祖庙。 除了码头潭和嫘祖庙这些零星散落的文化遗存之外,还有一些线索隐约可见诸史书。东西湖区原是云梦泽的一部分,云梦泽之云,出自远古时代的妘姓之国,史称“ 国”,也写作“郧国”;至今有涢水经东西湖区汇入长江(所谓涢水,即古郧国所傍之河流是也,今又名府河)。妘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的后裔。祝融是帝喾时期的火正,祝就是祭祀,融就是像荧火虫一样闪亮的星星,因此有祝融观星的传说遗世。作为我们已知的最早关于星星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的源头应该就在“祝融八姓”之一的妘姓。 在古云梦泽地区奔流的大河,除了涢水,还有汉民族的母亲河——汉水。这些河流常常与古云梦泽地区的水泊连成一片,场面极其浩大壮观。《诗经?国风?周南》有诗名曰《汉广》,云:“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说是有一位青年樵夫,钟情于一位美丽的姑娘,面对烟波浩渺的汉水,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与东西湖区相对,汉水西南岸的蔡甸区,就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樵夫,名叫钟子期。诗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一语,则被认为是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最早的出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则明确地把《牛郎织女》的故事发生地指向了河汉,所谓河汉,有天上之河汉,即银河是也;亦有地上之河汉,即汉水是也。 我饶有兴趣地做着这些考证工作,并且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述《牛郎织女》的文化起源和传播路线。我决定按照我对文学的理解,以传说版《牛郎织女》为底本,再创作一部小说版《牛郎织女》。所有灵感都来自于我对牛郎织女文化的考证。我像九方皋相马一样讲述着牛郎的故事,而那也恰好是我的故事。我希望我的读者们也能够从心领神会之中发现,那也恰好是他们各自的故事。我不知道读者们能否实现这样的阅读效果,如果能,那就分明是一种拈花微笑的妙趣了。
  • 查看详情>> 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牛郎织女传说,很可能发生在武汉东西湖区。18日记者从“东西湖区牛郎织女文化线索研讨会”上获悉,作家成君忆经过两年的研究,认为东西湖区是该传说的传承地。 2013年4月,成君忆因编撰《东西湖纪事》,到汉水边一个叫鸦渡的地方(即现在的石榴红村)采访,意外发现了码头潭和嫘祖庙(民间称为织女庙)等零星散落的文化遗存,此后又找到一些与牛郎织女有关的文化线索。 他昨日表示,《诗经·国风·周南·汉广》是考证牛郎织女文化起源的重要依据,《汉广》之诗的发生地,就是周南地区的江汉,即祝融氏妘姓所居住的云梦泽。 “东西湖区原本是云梦泽故地”,成君忆说,“这里在历史上曾建有汉广台,到明代方志专家朱衣编修《嘉靖版汉阳府志》时,已经荒废。但东西湖区至今还有与牛郎织女有关的民间故事、风俗和地名”。 这些故事中,有采集于慈惠街和柏泉农场的《黎豆的艳福》,讲述的是牛郎黎豆在汉水边巧遇织女阿媔,而后终成眷属。《轭头湾与犁牛港》说的是黎豆和老牛的故事,犁牛港又名沙蒿港,今已不存,轭头湾被误为现在的额头湾。此外,还有《鸦渡的传说》、《织女有灵》等故事。 成君忆从考古发现中也找到了相关线索。 上世纪80年代,东西湖的码头潭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批石器、骨器和瓦器,其中一件陶纺轮令人瞩目,它与长江中下游同一时期文化遗址出土的布匹证明,早在5500年到6500年以前,这里便进入传说中的织女时代。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上,有“戊申,己有(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的记载,说的是戊申年己酉月,某人牵着他的牛去迎娶织女,没有成功,三次都失败了。成君忆说:“汉朝之前,东西湖和云梦同属安陆县。根据秦简上的线索,甚至可以找出‘某人牵牛迎娶织女’发生的准确时间。” 昨日参会的国家级非遗评委刘守华介绍,牛郎织女是中国著名的十大传说之一,山西省和顺县、山东省沂源县和陕西省西安市申报的牛郎织女传说,先后入选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牛郎织女是神话传说,很难确定从哪个地方起源,但它发源于楚文化。东西湖发现的新线索很有价值,但故事怎么形成的?如何理解银河两岸的牵牛织女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