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万企业家的国学老师
发布日期:2015-06-29浏览:1301
他曾是中关村软件业“元老级”人物,却倾心于国学研究,最终走上清华大学的讲堂。在他眼中,当下中国有必要重拾国学,恢复传统文化。如此,才能留住中华之根
法治周末记者 高欣
5月2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信中,习总书记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
从“治大国如烹小鲜”,到博鳌论坛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性被展现至国际舞台。
这样的信号,让诸多中国古文化学者和国学研究者颇为振奋。许文胜就是其中之一。
从中关村到象牙塔
“整整10年,我在中国传播咱们中国人自己的理论”
“习总书记几次在公开场合提到的古文都包含着哲学思想,他提倡文化。”他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许文胜是北京人,曾与雷军、史玉柱们同为“中关村元老”,为中国互联网的起航拼命。如今,他已退出互联网领域,成为清华大学国学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专心做起国学研究。
1997年,28岁的许文胜“纯原创”太极管理理论,通过对《易经》的深入研究,将太极、八卦、阴阳等看起来玄而又玄的东西,变成可操作的模型,用以指导组织运营。
法治周末:上世纪90年代,正是西方理念、包括管理理念等在国内大肆风行之时。当时,你为何会选择逆流而上,创立太极管理理论?
许文胜: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不是学文的,中国软件业最早一批从业者。当时我们开发了炎黄办公系统。后来,我跟朋友创立了当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东方网景公司。这家公司后来间接成就了很多企业,比如新浪网和腾讯网。
当时在公司管理中,我发现互联网流动率特别高。所以我根据《易经》中的卦,搭出好多管理模型,然后把这些模型塞到管理上,并用于公司的所有领域,包括品牌规划、战略、人力资源等。
法治周末:为何选择《易经》?
许文胜:上大学时我就研究《易经》。当时没有老师教,我也不是学院派。《易经》是研究规律的学问,我想利用对它的研究,搭出一套完全中国式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型。
法治周末:将这套纯中国式的管理模型应用于东方网景公司,收效如何?
许文胜:当年用的结果是,其他互联网公司当时人员月流动率是10%,我们将近300人的公司,一年走了5个人,这5个人还不是主动走的,是我们请走的。而且,在那个互联网烧钱时代,公司连续盈利5年。
法治周末:为何后来选择退出互联网行业,专心做太极管理和国学研究?
许文胜:由于一些策略原因,我把公司股份转让了,然后决意将太极管理整合和研究国学。从2002年开始,我去美国呆了段时间,跟美国大学合作,将太极管理完整化、系统化。
这个理论后来在清华大学成立了管理研究中心,专门研究用中国国学和管理结合的各种模式,为中国企业服务。
2003年,我的第一次课是在中央财经大学讲的,“非典”前一天。到今年整整10年,我在中国传播咱们中国人自己的理论。
给美国政府组织上课
“为什么别的国家都拿去用、而我们自己不用呢?”
如今,许文胜已为约15万企业家上课、培训,给予国内外许多企业以管理指导和咨询,其中不乏中铁、海尔、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百事可乐等大型企业。他甚至将课堂开到了美国政府组织内,推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走出去”。
记者旁听过一次许文胜的国学课。整整半天时间,听课的企业中层领导几乎全都饶有兴致、聚精会神。他把“玄”的东西讲得很“白”、很实在。
计算机出身的许文胜,还将自己感悟到的国学体系图形化,自创“国学树”。他认为,这棵树的根,便是《易经》。
出于对“根”的推崇,他主持创建了中国首个《易经》领域的学术网站太极·易,至今已发展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易学研究的世界最大公益网站之一。
包括杨振宁等知名学者在内的许多人认为《易经》是迷信、伪科学,但许文胜却坚持认为,《易经》闪烁着辨证哲学的光辉。“研习《易经》可以学习分析事物的方法,并深刻领悟古人的智慧,拓展大脑的创新思维。”
“敬天爱人、利他合宜、重视环境、兼爱非攻、遵循宇宙自然规律……这些都是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好东西,为什么别的国家都拿去用、而我们自己不用呢?”许文胜说。
法治周末:太极管理理论的核心、或者说精髓是什么?
许文胜:在我看来,太极是指事物的本质。而太极管理便是“直击问题本质和要害的管理”。不是问题关键,不抓;要抓就都是问题的关键点。
同时,太极管理另一个精髓在于人。企业管理最终是用人的,用人的核心是企业的关键员工。太极管理教企业怎样找到、或训练出最适合本企业的关键员工,并让其长期稳定存在。
一方面“用人”,一方面“玩策略”,企业只要把这两项搞定就够了。管理模式上全部用阴阳结合的管理模式,既有高效,又有自由放松,还要学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
太极管理是把华为的“狼性模式”和谷歌的“小孩儿模式”结合在一起。
法治周末:你用中国古老哲学思维来搭建纯中国式的管理理论,少有借鉴。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瓶颈或困难?
许文胜:东方网景这个“小白鼠”帮我消化了很多瓶颈。比如在搭建管理架构时,怎样才是最合适的。
互联网原有架构和东方网景公司不一样。互联网原有架构比较松散,当时也没太多管理经验。但我用了完全一套流程化的架构体系来做。在这套流程体系中,我全部都搭成阴阳的结构一个阳的职位配一个阴的职位,有一个主职位必配一个副职位。
在组织架构上,对应不同的属性,让属性之间有互相促进和互相抑制的关系。再把管理做成一个圆环,每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两边都报警。这样就最大限度抑制了“蝴蝶效应”。
法治周末:这与西方管理模型有何不同?
许文胜:西方的管理模型很好,在中层和基层非常适用。因为中基层就是纯流程化,不考虑市场问题,也不考虑太多的人际问题。我鼓励中基层学西方的模型。
而到了中高层,管理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更多的是哲学。我的模型只针对中高层。领导层学会之后,他自己就会有一套管理模式。比如他可以把竞争对手和自己的模型搭出来,就会知道自己的产品有没有优势,有什么样的优势。
法治周末:你接触过许多企业管理者,感觉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中国企业是怎样的现状?
许文胜:只要在中国做过20年以上、又在持续发展的企业,一定不是学西方的。一定是以自有的理论体系、同时结合西方的。不管是联想、海尔,还是万象,全都有自有体系。单纯学西方的公司,基本上都存活不了。
法治周末:是因为水土不服吗?
许文胜: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是因为,西方管理模式不考虑天时和地利,即环境。
西方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单一的价值判断,即线性一元化的逻辑思维,这种方式判断问题往往非黑即白,存在片面性。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西方管理理论往往只考虑单独现象之间的关系,无法系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容易产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
而太极思维则是一种圆形的系统思维。它从多角度看待问题,避免将事物割裂研究。这种东方思维是在空间、时间、人的整合关系下分析事物的规律。
但任何模式都不能说是错误的,要看用在哪个企业。有的企业适合游击队模式,有的适合绩效模式,有的适合两个结合的模式,有的适合文化管理模式,全不一样,得有针对性。
留住品德底线
“品德感下降的同时,人们对法治的信任度也会下降。”
除了为企业提供咨询、给企业家培训等主体工作,许文胜还经常受邀为政府部门提供咨询。
最近,他对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提议,改变衡量医生的标准。“不是比谁看的病人多,而是看谁的治疗有效;不比谁卖的药多,而是看医药比(医治效果和花费的药费之间的比例)。”他说。如今,这一提议被一些医疗改革试点采纳。
许文胜自称是“披着西方外皮的中国人”。他的许多行为方式很美国:谈话直接、不爱宴请、提倡“十八岁踢出家”的子女教育方式、热爱美国乡村音乐。
但同时,他的思维模式却是中国传统的、“太极的”。他推崇无激素的中草药饲料,希望恢复国学教育,坚信法与德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地位。
“你可以学西方,但你要知道你的根儿是啥。我不希望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在这一代断掉。”许文胜说。
法治周末:除了企业管理,在社会管理上,太极管理模式能够适用于哪些方面?
许文胜:都适用。但还要根据社会发展周期来决定。
比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特点是老百姓接受知识的层次大相径庭,利也不同。所以在发展过程中,现在比较适合开放性的集权模式。中国改革30年就是这样过来的,还可以继续这样发展。
法治周末:改革30年,我们虽取得很多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许文胜:我们进行了高物质的飞速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使人们都向物质看齐。一旦所有的人,在精神层次,都以物质为基础,那么社会就没有了任何的伦理底线、品德底线。
法治周末:为何用“品德”一词而非“道德”?
许文胜:道,本意是指宇宙自行运转的规律系统;德,是指所有人要以宇宙标准办事,眼心统一。德是在道的规律基础上,人们形成的思想行为准则。道德的本意并非现今的道德之意,所以我用“品德”。
没有品德底线,当然更不符合道德。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忽略了对人的精神层次的培养、对人的整个信仰价值观的培养。
法治周末: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你看来,我们应当如何弥补?
许文胜:首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本身是一个很良性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应该大力去提倡、推崇,因为它讲人人的平等、社会的公正。
但同时,我们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搬回来。比如儒道释三家的价值体系,它们都很好地给我们讲了人类应当怎样地发展。现在,最应该大规模恢复国学教育,同时吸纳西方的知识,这才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法治周末:恢复国学教育,关键点在哪里?
许文胜:保留中国文化的根的重要途径,在于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是中国文化的基底。现在很多人重视英语远胜于语文,这太可怕了。
同时,东方文明复苏最大的妨害不在国外,在国内,在掌握一定权力的、被西方文化洗过脑的人。所以要大力地向他们灌输国学教育。
法治周末:靠什么来灌输、恢复?
许文胜:靠强势。只能是国家领导层理解了,大家有了共识,这种恢复的速度会很快。15万企业家听我的课,企业层很多都认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的力量是很小的。
法治周末:自上而下地推动,这是唯一的途径吗?
许文胜:唯一的途径。
法治周末:你主张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搬回来,希望会有怎样的效果?
许文胜:我不希望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在这一代断掉。虽然中华民族还存在,但如果你的文化断掉了,其实你的民族性就没了。
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离断掉已经很近了。我们吃汉堡是光荣的,我们穿西服是正规的,我们念英文词儿是特别有档次的……你看,你的吃穿住行已经被全方位西化了。
西方的东西没有错,应用它也没有错,但你要保留住自己的,你要知道自己的根儿在哪里。在保留自己的基础上用西方,这是没错的;在扔掉自己文化的基础上用西方,这就叫数典忘祖。
法治周末:如果按你说的恢复国学,那么以理工学科为基础、在当今世界占极为重要地位的科技呢?
许文胜:中国是一个从来不缺乏创新的国家。只是我们对国内的创新是没有保护的。我们只在大力保护国外的创新,而轻视了中国国内的创新。
我们有很多好的发明,都是特别应该保护的,比如说“无烟锅”,后来由于各种利益的原因没有被保护。这就导致国内很多创新者不愿意原创发明,喜欢做山寨。当然,做山寨国外瞧不起,国人也瞧不起。
法治周末:你是指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许文胜:对。所以要鼓励创新机制,首先要鼓励所有原创发明的保护,即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中国内部知识产权的强力保护。可以极大地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
法治周末:创立太极管理之后,你选择了更广泛地研究国学,并将其实用化。依你对国学的了解,法治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怎样的形态?
许文胜:将“法”这个字拆解开,古意是流动的水一直贯穿,讲人和环境的准则。中国古代社会不仅有法,而且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中国的法家很厉害,它讲的“法”包括法、势、术,比西方多后两个。法是制度,术是手段,势是权势,即奖惩之权。
这是非常好的法制体系。明法之后,不同层面的人结合相应的“势”,比如给一个地方官做事的权力,但做不好,他要承担所有的责任。然后要有“术”,即懂得在不变的原则基础上,有手段可以灵活调整。
这就是中国法跟西方法的不同,三驾马车并行。卡扎菲的失败就在于“有术而慢法”。
法治周末:那你如何看待法治在当下的意义?
许文胜: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德与法占有核心地位。一个是思想层面的灌输,一个是行为层面的规范。法治规范人的行为,但光规范而没有品德教育,有漏洞照样钻。有法必有漏洞,品德教育解决漏洞问题。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一阴一阳为指导。
法治周末:二者缺一不可。
许文胜:对。只要规范一出来,它一定有缺陷、有漏洞。比如,计划生育政策,好的一面是解决人口太多的社会问题;不好的一面是容易出现被娇惯的孩子。
法治很重要,但品德感的训练也重要。二者是一个车的两个轱辘,缺不了任何一个。品德感下降的同时,人们对法治的信任度也会下降。
所以要由品德挂帅。品德学好了,法治理念自然会强。现在中国法治很全面,但执行的为什么有问题?就是品德训练不到位。其实中国的“法”要执行起来很容易。只要敢于执法,这个社会就会发生变化。
法治周末:你如何看待校园法治教育?比如在小学开设宪法课程。
许文胜:有这个必要,但还是要和品德教育联系在一起。若只是“宪法进小学”,品德教育没有,结果更糟。因为他很可能学会了如何找漏洞钻。据我所知,华尔街的一些人就善于钻美国宪法的漏洞。所以,宪法要学,但必须配合品德课。